媒体报道
“6+6”重点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汕头谋划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1-09-24 浏览次数:29
近日,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的《汕头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显示,“十四五”期间,汕头服务业总量占比将继续扩大,“三二一”产业结构得到巩固夯实。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2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将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生活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将形成千亿元级别产业集群,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
从征求意见稿的字里行间,可窥见服务业之于汕头未来产业发展的分量,折射出汕头向现代化服务业要效能、要动能的思路与趋势。“十四五”时期是汕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是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扎实推进“1146”重点工程,全力打造“一枢纽”“四高地”“两中心”的现实需要。
记者获悉,未来汕头将把握服务业工作重点,立足该市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6大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旅游休闲6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构建“6+6”重点发展服务业产业体系,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为汕头建设新时代活力经济特区提供支撑。
2025年规上服务业企业将达700家
今年3月底,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支持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更好发挥改革开放重要窗口和试验平台作用,对全市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加快金融资源集聚发展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
对汕头自身来说,做好新时代“侨”文章,鼓励华侨华人到汕头投资,加快开展惠侨聚侨政策探索创新,承办涉侨品牌活动,发展海外华人教育事业,开展侨批、潮剧、潮菜等特色侨乡文化研究利用,是汕头服务业的优势特色。汕头将用好侨资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和美侨乡。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汕头将壮大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数量,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服务业领军企业。到2025年,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700家左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数量达到2150家左右。
汕头市委“1146”工程提出打造千亿元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以及依托南澳岛、内海湾、小公园和潮汕美食等,打造百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和全国旅游目的地。同时,第三届亚青会举办在即,“一场盛会造就一座城”,为未来汕头发展体育经济、赛事经济提供了良好契机和设施基础。
在就业带动方面,汕头将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在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供给,明确重要产业规划带动就业目标。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94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保持在37%左右。
与此同时,内海湾和汕头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形成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建成2个城市级核心商圈,5个片区级商圈及特色商圈。各区县和重大产业平台依托各自优势,建成若干综合性服务中心和专业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打造产业数字化服务集聚区
生产性服务业是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十四五”时期,汕头将以重大平台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6大生产性服务业。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这6大生产性服务业可用“两个中心”“数字经济”“对外开放”“一个枢纽”等关键词来简要概括。
“两个中心”,即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和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其中,科技服务方面,加快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周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服务;金融服务方面,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业,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打造港澳和珠三角地区金融资源深入粤东经济的区域金融中心。
“数字经济”,指的是信息服务业。将努力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支持培育大数据服务、数字贸易等新兴业态。加快5G产业园和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建设,力争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打造产业数字化服务集聚区,加快融入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对外开放”,指的是商务会展服务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业。汕头将用好特区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壮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全球保税维修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其中,商务会展服务方面,重点发展专业服务、总部经济、会议会展等商务会展产业,引进一批有世界影响的国际会议、高端论坛项目,建设具有侨乡特色的粤东商务会展中心;电子商务服务方面,依托中国(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和平台建设,打造电子商务引领区。
“一个枢纽”,指的是现代物流服务业。依托汕头建设高水平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以汕头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为核心的“区域级物流园区-城市级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基地”体系,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十四五”时期,汕头将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旅游休闲六大生活性服务业。
记者同样梳理发现,这6大生活性服务业可用“四大高地”“亚青会”“1146工程”来浓缩概括。
“四大高地”包括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服务等服务业。为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汕头将推动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高水平建设,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推动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医学实验室建设,打造区域医疗高地;规划建设歌舞剧院、美术馆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打造区域文化高地;培育大型商贸龙头企业,提质升级一批专业市场,打造区域商贸高地。
其中提出,建设粤东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夜间经济、美食经济、民宿经济、新零售等消费新热点;坚持社会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并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教育,重点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幼儿教育等;实施“六三一”医疗高地工程,建立健全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建立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持续办好文化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汕头文化软实力。
“亚青会”对应的是体育服务业。汕头将把握亚青会举办契机,打造全国*的滨海运动休闲基地,大力发展体育赛事、场馆服务、健身休闲和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除了高质量办好亚青会之外,汕头将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办好国家体育总局落地汕头的国家乒乓球、跳水汕头训练基地等2个*项目、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汕头站)、汕头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和群众体育品牌活动,积极申办和承办国际及国内品牌体育赛事,建设区域体育赛事中心。
“1146”工程,这里指的是旅游休闲服务业。汕头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百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和全国旅游目的地。其中,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打造“一岛一湾二带四区”全域旅游布局,一岛即指南澳国际旅游岛,一湾即指内海湾城市旅游圈,二带指南部滨海休闲旅游带和沿江生态休闲旅游带,四区指小公园开埠历史文化旅游区、东海岸都市旅游产业集聚区、濠江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澄海华侨文化旅游区;依托南澳岛、内海湾、小公园、大南山和潮汕美食等,丰富“海洋文化+旅游”“华侨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美食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供给。
汕头服务业“十三五”发展亮点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
迈上千亿级新台阶
●由2015年的840.6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304亿元,年均增长7.1%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020年的4.5∶47.7∶47.8,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2015年提高2.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服务业总量继续位列粤东各市首位。
现代服务业
●增加值由2015年的362.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54亿元,年均增速10.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2%,成为推动汕头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金融服务业
●202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4.6亿元,占服务业比重为10.3%,全市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业务规模等主要指标均居粤东地区首位。
现代物流业
●京东、五矿、宝供等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和马士基、中远等国际航运巨头相继进驻汕头。
●2020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5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8.0%;邮政业务总量(含快递)289.2亿元,比上年增长74.0%。
信息服务业
●2020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纳统企业共30家)营业收入13.05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3307%,涌现出天亿马、东研网络、同行科技、领域、快通、航宇、利浩、正全等一批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
电子商务
●宝奥城电子商务园区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澄海区获评*“出口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南澳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淘宝村数量列全国第14位。
“侨”字特色金融发展聚集区
●华侨试验区全国*以“华侨”为主题的金融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累积挂牌企业657家,9家挂牌企业实现股改和转板到“新三板”。
■相关
打造汕头
服务业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汕头规划全市服务业逐步形成“一湾一城集聚、三大平台支撑、重大园区引领、三大圈层联动、重点乡镇补充”的空间发展布局,打造中心突出、高端集聚、协同联动的全市服务业新格局。
集聚提升一湾一城。其中,围绕粤东中央活力湾区发展目标,突出内海湾城市中心职能,确定高端制造、文化旅游、高端商务、养老产业四大产业方向,以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内海湾地区高端服务集聚;中心城区规划作为全市打造“一枢纽”“四高地”“两中心”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能级。
发展壮大三大平台。华侨试验区依托政策平台优势,持续引进总部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跨境金融、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旅游休闲、供应链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珠港新城总部经济园区、东海岸新城金融科创园区和深圳汕头协同创新科技园等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国家高新区重点支持发展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创新型企业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4+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集科研、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创业、特色小镇为一体的粤东科学城;综合保税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销售服务中心,重点聚焦供应链物流服务,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
前瞻引领重大园区。围绕汕头临港大型工业园六合核心区启动建设,前瞻谋划核心区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数字创意、贸易会展、康养医疗、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现代服务业对新城新区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实现产城融合。
差异引导外围区县。其中,澄海区重点围绕智能和动漫玩具产业集群,瞄准生产性服务业重点环节,做强上游文化创意与下游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推动澄海从玩具制造名城向玩具贸易名城拓展。
潮阳区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文具产业,发展创意设计,加快“都市智谷”产业园落地,积极谋划建设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平台和国际服装会展中心,加快建设环保文具纸品创意设计生产基地。
潮南区坚持围绕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家居服务中心,完善以创意设计、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为主体的纺织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链条。
南澳县坚持旅游产业主导地位,推动旅游与体育赛事、历史人文、渔农产业、休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旅游”格局,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争当全市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排头兵,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